2021.5.7小结:记录暂停,闷声复制,择机再扯!

无本老丁 2021-05-07 06:40:48 行情小结 6640 ℃ 7 评论


(本文2m多长,比姚主席高,如厕用)



哎呦我去,这一歇可够久的。

这节奏拿捏的,可谓是静若痴呆了。

这篇文的主旨看题目就好,其余全瞎扯淡。

 

期间有个朋友说我这是哲学式炒股。

毫家伙,直接从偷鸡升级成哲学了,

菊花一紧,这词儿真妙,

我喜欢。

 

期间也有几位朋友催我快点写点啥,我说写啥?

他们大概的意思是写啥都行,写就对了。

可我就是不想写啊。

甚至最近看到我自己博客我都想吐。

我有时候还在想,啥时候给这博客注销了得了玛德。

哈哈哈。

 

说远了,先说为啥不想写吧。

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写东西是超级麻烦的一件事。

我相信但凡是个男的应该都懂,被老师批斗的时候,咱都宁愿下楼跑十圈,也不愿意动笔写一篇检查,对吧。

我也一样,对文字的抵触和厌恶心理我从小就有。

我宁愿挨老师打,也不愿意多写一个字。

 

因为写文章的过程和吃屎差不多。

只不过,后来发现很多东西只能用文字才能得以阐释,所以不得已才会动笔。

这就很矛盾。


话说,我老了以后还想像村上春树那样搞好几个秘密基地写小说呢。

又讨厌,又不能没有;真拧巴这事儿。

就像小狗吃自己的屎一样,自己也觉得臭,但也吃。

我前任和我说过,说这是狗子补充微量元素。

 

哎,很不幸,我几年前一直从事文字相关的工作。

所以当初离开北京前,我把我手头能找到的所有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和书籍,一口气全扔给收破烂的了;哦对,还包括我很多宝贝,乐器啊,等等,反正越珍藏的东西我越扔。

一句“去你妈的”就离开了。

 

说远了,总之,懒得写是一方面。

 

第二个原因是,目的决定手段,我的阶段性目的算是基本达成。

所以已经没啥写的必要了。

 

我最初写这个“每日扯淡”“每日小结”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我自己本身记录的简易交割单以外,顺带记录下自己当日操作的过程中到底在想啥。

这样反查自己交易记录的时候,能看眼小结,就能瞬间明白当时自己在亏损或赚钱交易时候的想法,以及对大盘环境的看法,或者当日的新感悟等。

从而在一次次的记录和测试中,完成交易体系的搭建。

 

当时某日我记得我自己记过一句话:一直记录到体系搭建完成为止;50笔不够的话,就100笔,100笔不够,那就记录200笔。

现在看来,差不多了,数了数,小100笔吧。

 

这小100笔交易,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

目前没有什么疑惑了。

 

这套交易体系最初我戏谑的命名为“背身睡眠狗”。

听着奇奇怪怪,但其实没啥大不了。

人话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分时低吸、尾盘偷袭、头铁顶板。

依然是那些老手法,只不过节奏被我压扁在一天的时间单位了。

 

但,真正决定一个人独特性的,其实是前端的交易理念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自己的,自己总结了半天,大概就是“收割期待”。

关于这点,我记得我记录过。

 

在生活中,很容易就会发现,但凡是对外界有所期待的人,一定会被收割。

这也是铁律,这也是道。

这是生活告诉我的。

在市场里,这玩意叫“预期差”,利润就是来自于这个预期差

基于此,我搭建了自己的体系。

这点,很多人是get不到的。

 

人们get到的大多是:未来可期,估值回归。

所以我这个反人类了。

在绝对孤独的死人坑里爬过几次,瞬间就能get到我。

 

所以,依照别人的预期去预判别人的预判,当别人开始产生预期的时候,那就是我开始兑现的时候。

有心的朋友,应该能从我之前的记录的交易里知道我的节奏和打法。

手法都一样,只是想的不一样。

我想的也不一定就对,但这是我自己摸索得到的结论,也是最适合自己的。

 

而且,想真正看懂这个理念还存在个前提,那就是得知道市场资金构成,以及这些资金究竟在想什么,从而才能快一步。

能够看懂的资金行为越多,那么认知就越宽,所能够赢得的利润空间越大。

 

与其说研究市场环境、情绪周期,或者个股本身;我研究的更多是资金习性

研究市场上有几类资金,习性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最重要的是这帮人在想啥,怎么赚钱的。

从而决定我自己的入场和出场时机,收割其中的一环。

比如,当佛山佬撬地天板的时候,有的人只等自己的模式里的出手时机,也有的人只关注撬动后的结果。

但我更加关注的是这佛山佬在想啥,为何这样做,以及他怎么赚钱的,还有他这么做后,其他联动效应是什么,以及为何联动,谁在联动。

等等。

 

最后会发现,其实股票这东西,说难,那太难了;

说简单,那太简单了。

难,在于动态平衡,这个平衡的拿捏和掌握,是需要内求的。

简单,在于你只需要比别人快一步就够,就一步。

你的交易理念,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够了:明天为何有人来接你的砸盘,那个人是谁。

 

这事情我可能讲的很简单,这就是基础科学啊,无法证伪。

吃鸡游戏,也一样的。

你只需要杀死第二名,那你就是第一

你只需要杀那一个就够了。

都一样。

 

只不过有的人,一上来就开启了最困难模式,给自己栓死在里面了

真没必要和每个人钢枪,刚了半天,最菜的那个反而得了第一;到处炫耀。

导致钻牛角尖苦练技术的人,到最后都会开始怀疑人生。

 

所以,真没必要搞懂每一个技术指标,每一套理论。

关键在于研究规则之外的规则,这关乎于游戏最底层逻辑的理解深度。

 

举个小例子,就说DOTA。

2009为何牛逼?

因为大家都在研究如何走位补刀的时候,这货在掐表打游戏

绝大部分人在研究如何GANK如何打技能combo的时候,他在研究节奏。

人家说他是“大局观”;而所谓的大局观,就是上帝视角降维打击罢了。

 

补刀、GANK都是技法,可以理解为打板,低吸。

而大局观,节奏,可以理解为情绪周期,以及是否匹配了自己的交易节奏,从而确定是否形成了马太效应,避免了被均值回归的可能。

而最后真正的DOTA冠军,取决于团队5个人的配合、默契、短板效应的弥补等等,以及队长对全局的拿捏。

这5个队友,在股票里就是胜率、盈亏比、亏光率、开仓模式、风控。

一个折了,全折。

 

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在一万小时定律原则基础上对全局的动态拿捏。

当然,也在于这个人是否在一开始就开启了“最困难模式”;练歪了,最终成为了一个补刀狂魔。

补刀狂魔总没错,以后可以直播重担虐菜,老铁666,刷火箭之类的。

但,其价值也就这样了。


艾佛森就是补刀狂魔的命,他就是天生的得分后卫。

它当时和教练和解的那一刻,就是他自己的救赎。

但这直接决定了他的上限。

作为教练,看到了人才,必然希望他能做组织后卫,去串联全队。

所以有些事情是命。


所以再说到这个“最困难模式”的问题,我们要寻求一种简单的直径,再去努力。

创业也好,炒股也罢,追女孩子,或者达成某个目的,全特么一样。

“看路,别看墙”;先尝试直接获取;等有了坑,再去躲。

看不到路,那就笔直的摸黑走过去;栽了,再去转弯。

两眼一抹黑,往前走就是。


我们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学习游泳,哪个不摔几下?

为什么创业就要一次成功?

这句话来自罗伯特清崎,用最质朴的话阐释了最根本的道理。

 

这就像孔乙己,上去就一句“我想和你困觉!”

读这段的时候我们都在笑话他,可有几个能做到的?

人家可不钻牛角尖,也不自我纠结,看上你了就要和你困觉。

雷先甩出去,看对方怎么接就完事了。

 

记得我当时读完这段,一拍脑门就开悟了。

放学直接去五道口大鹏买了俩增高鞋垫,第二天到隔壁班门口表白去了。

因为那女的当时比我高一个头。

 

可能说抽象了。

那就回到股票上。

所以,在模式内,有了机会,两眼一抹黑,干就完了。

看市场怎么说。

 

再比如落实在风控问题上;可以理解为:别去预防风险

必须得它出现,再去应对,就完事儿了。

高手都在应对,而不是猜测它啥时候来

傻子都在预防,都在猜测和预测。

高下立判。

 

所以很多人都是自己把自己吓死的。

无论卖飞了,还是踏空了,都懊悔不已。

看吧,一个道理。

真正要做的是反人性。


看好了,闭眼就干它。

板封的死死的,直接板砸止盈。

这才是超短的玩法。

 

想锁仓躺赢?

锁仓必须要找到2个以上的硬逻辑,再锁。

否则,白等一天,还得吃瘪;前一天都白做。

概率问题。

 

我知道,这些观念很有洗脑性质,所以并不是谁都能接受的。

我说我的,看个乐。

 

Whatever,说回来。

所以,我所预判目标和收割对象其实就是那些“自以为是短线好手,自以为是激进资金的激进资金。”

再换句话说,我收割的就是以前的自己。

 

因为我以前在自己默默测试的阶段,一直在试图模仿这样的动作,去模仿那些想成为游资的那波人的手法去,去跟风。

于是我大概掌握了这帮人每天在想啥。

我也研究和模仿了其他类型的资金的做法,也知道了他们存在“惯性”的大致区域在哪里。

而这种惯性,其实就是市场偏差,就是我们所讲的溢价

基于此,我能够预判的利润空间,大概在1-2个板左右。

所以我会在预期兑现的一刻离开,无论后续还会飘几个板上去,都和我无关。

 

哦对,记得几个月前还有个人天天盯着我操作,老说我卖飞,傻了吧,傻了吧。

我也不知道该回应啥。

确实卖飞了,还是主动卖飞的。

 

但,起码他如果自己玩明白的话,是说不出这话的。

主动卖飞,本身就是风控

 

当然,那类傻呵呵的人属于一个群体;第一次接触的时候是之前在券商工作的时候。后续我慢慢对这类人开始熟悉了。

跌停了,模式内正常止损,会说,哎呦这技术真烂。

涨停了,板上出货,会说,哎呦傻了吧,卖飞了吧。

拿了大肉走人,会说,大神您带带我。

这类人,就是市场的大多数。

所以A股值得做,值得研究。

 

我想说的是,关于卖飞,上一辈游资有过太多精彩的阐述,根本没人去看的。

还有跌停,不说别人了,赵老哥的打法里,强势龙头的跌停有时是值得等一等的。

这是人家的原话。

没人愿意去研究的。

 

之所以有人跌停走,有人跌停不走,反而次日低吸加仓;有人炸板止盈,也有人炸板分时低吸,甚至再打板,等等等等;是因为逻辑不同,节奏不同。

对人家是模式内的基操,对低手来说,就是一惊一乍的拍大腿。

 

这类人也是大神驱赶器,很多大神之所以不说话了,就是不想再承接这些市场抛压了。

图个清净。

 

关于这类人,文末会详说。

这类人是有个统称的。

 

即,当认知提升一步后,就一定会比以前的自己快一步,那就能完成对以往认知的自己的收割。

很简单的逻辑。

 

所以,前端的理念,是成为自己的关键

而决定一套体系能否真正得到验证的,则是后端盈亏比、胜率、亏光率、风控的动态平衡。

在后期,考验的是这个人是否知行合一,是否能把节奏拿捏住。

换句俗话说吧,后期拼的就是防守

因为进攻真的太简单了

 

谁会防守谁就是牛逼,谁就能一直从市场取钱。

就这一句话,真没别的。

防守的最高境界,就是空仓

 

真厉害的,就是赚了一票后,直接删软件买房子。

而24K纯傻逼,是卖了房子去炒股的。

用一个优良资产,去换取一个劣质资产;而且二级市场的筹码,我都不愿意称之为资产。

这是个盈亏比问题。

丢了西瓜捡芝麻。

 

又远了,说回来。

总而言之,我最初设定的“背身睡眠狗”交易体系已经基本在一天天的记录下趋于完善了。

所以已经不涉及太多需要测试的地方了。

下一步就是不断的验证,微调。

就是麻木又机械性的重复交易,通过大量的数据来不断查漏补缺。

 

如果体系扛得住验证,那就是一点点稳定取钱的过程。

不求快,求稳。

稳了才有复利,否则全没用。

当然,如果扛不住验证,那必然存在短板效应,得找到那个短板,补上。

补那个最短的板。

如果漏洞很明显,那我会进行调整,并再回来开启新的“每日小结”记录修补过程。

 

草,好像还是说歪了,我貌似在说我为啥不写文章。

对,第二个原因就是目的决定手段,目的达成,就先停笔。

 

所以也还是那句话,有些人写东西,天天赚钱给你看,每笔都赚,基本找不到止损操作,这是手段;那么,这类人的目的是啥呢?

可以想想,这属于防骗指南了。

 

第三个原因是,有很多更香的事情值得做,相比之下没必要写东西浪费时间。

有时候,看盘都是浪费时间,尤其是退潮期。

这个不是瞎扯,而是真的是这样。

 

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一件事:当我们越把一个东西当回事儿,它就越不是个事儿

越在意一个东西,它就越不是个东西。

 

举个例子,我前几个月和一起打球的老周说我打算戒色了,最近这段时间不泡妞了,太费神。

我就真的不泡妞了,一直在井井有条的忙自己的事情。

结果那段时间桃花运特别的旺。

 

再比如,在写一首歌的时候总是不满意,一直是个残缺状态。

就写啊写啊,毕竟主歌太好听了,副歌得配得上才行啊。

结果就一直出不来。

一想,算求了,不搞了。

结果第二天洗澡的时候,这歌大概率就能哼出副歌来。

 

所以,看看那些曾经望子成龙的父母,那孩子后来都咋地了。

再看看那些曾经放养的狗蛋儿,栓子们,一个个都进城当老板了。

这是道啊。

 

所以,当一个人越想要钱,越想赚钱,其实就越赚不到钱。

一个人越把一段感情太当回事儿,最后这感情也就溜的越快。

一个人越想把股票这东西研究明白,做好,就越做不好

因为会有执念,会想天天做,会有期待,最后成为幻想。

幻想就一定会破灭。

 

我并不是说全力争取最后一定得不到想要的那个东西。

而是说,基于某种执念而最终得到的那个东西,一定不是“最初想要的那个东西”。

并且一定会很快失去。

因为过多的期待,没有人能背负。

只能被别人或自己所收割。


我想说个有意思的东西。

就是我身边,那些真正赚到大钱的人,是把事情做好的人。

而不是奔着钱去的人。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很简单,

就是静静的寻找自己,然后成为自己。

一路上自然会遇到陪伴,跟随,支持。

当你成为了自己,别人也会因你而成为他自己。

这才是正回馈。

而不是一味的外求和索取。

 

那么再回到股票。

其实节前那俩礼拜,或者就算上这两天吧,先不说别人,我就说我的看法。

如果真的为了赚钱的话,出手就等于找死。

明显退潮期,硬上的话,我觉得测试,娱乐仓,保持手感之类的话挺有意义。

但如果是为了赚钱的,就不该上。

概率游戏。

 

一边在核,一边在退潮,还要一边打板。

赔了觉得是自己技术不行,又开始深造。

这么搞下去,就成为一个股痴,给自己栓死了。

 

情绪周期四个字,都快被老一辈游资嚼烂了,甚至我自己“睡眠交易狗”体系里都加入了“反情绪周期”的打法;就是因为现在玩情绪周期的人太多了,需要特定时候反向操作。

可现在依然还是有很多人做短线不知道这周期是个啥。

不知道市场氛围,就别做短线了。

 

但我也不是没干过这种找死的事,前几笔交易很多都是火中取栗,我也写了,有时候也赚到了。

但河边走必然湿鞋,最后一笔吃跌停就是正常预期。

风险很大,依然愿意上仓位,那么就得空仓,mini仓搞;搞个手痒。

如吃瘪,那就收手。

逻辑就这么简单。

 

所以说回来,我的意思是,生活中比股票重要的事情太多了。

不要像股痴一样,一头钻进去,然后成为一个极端的高自尊低自信的人,两个极端的演。

 

关于这两个极端,梁漱溟曾有过精彩的描述。

就是曾经和毛爷爷硬刚的那位墨客。


用他的话说,不是当爷,就是当孙子。

在股票里,就是那种背水一战,就你了!然后死磕,磕了几个月没啥收获,直接放弃了。

自己内心认定了股票这东西绝对赚不到钱。

告诉身边所有人别碰股票;当知道有人全职炒股的时候,一顿鄙视和笑话。

 

在生活中,就是那种不是当爷就是孙子的,不存在中间选项的人。

中年男人居多。

油腻感不仅仅是肥胖带来的,更多是这种外露的脆弱。

而少年感,则是反过来,是明知不可为而为止的冲动。

这东西,挂相。

 

这样的人太多了,而且和这样的人接触会很累,因为得去照顾他们的情绪。

惯着他就装逼,戳穿了又装可怜,就这样。

 

呦对了,突然想起来上个月有一天天去酒吧喝酒,有个这边的大哥自称是本地银行口的大拿,掌管要塞的样子,要和我聊聊。

我内天心情好,有人请酒,又有人介绍认识,那就聊两句呗。

 

大哥说听说我炒股,问我是炒哪方面呢?

我说,超短。

他说:超短就是我审批的,有啥事儿你找我!

哈哈窝草,拜拜您嘞。

 

然后我就和妹子聊去了,后来店里的朋友告诉我说这货那天喝多了跟了她一路,半天才甩掉。

这老哥是当年高考状元,状元老了成了这鸟样。

 

很多年前,我在丽江认识了一位特别有灵性的人,她也是个酒吧老板。

她用一句话描述了社会中的一类人。

这类人无关乎成就,而是灵魂层面的。

称之为“游魂”。

这我觉得非常精准,但有些文雅了,在我的理解看来是“傻逼”更为贴切一些。

傻逼有很多的,关于傻逼,我文末阐述。

 

所以啊,脑袋正常的人是少数,内心平静,处事得体的人也终究是少数;大都是糊涂蛋,仪表堂堂者,大多也是一点就燃,一忽悠就上套的二货。

这种人我见得太多了,无论是娱乐场,还是职业场,还是学术场;全都是一个鸟样。

 

相比之下,股票这东西就太纯粹直接了,因为你永远没法欺骗自己。

心态不平静,认知不透彻,贪欲过剩,都是做不好的。

 

说这些,不为刻薄,而是想说,要看开点。

心态很重要。

 

是场游戏,需要认真打,才能打的好。

但游戏伤身,能全职打职业吃上饭的选手注定是少数。

做个民间高手,开开黑,抽个烟,烫个头,自得其乐,不香嘛?

只有这样心态去做才能持久,才能一步步稳定前行。

才能稳步超越自己,然后去收割昨天的自己。

默默的寻找自己,成为自己。

 

说回空仓。

我空了这么久没做,一方面是行情不温不火,一方面也是生活中更香的事情需要处理。

昨天其实我也复盘来着,觉得锦鸿集团今天是可以半仓打一波的,但还是不想做。

短暂爱情的余温没有过,还想砸吧几天,就放过吧。

 

那么,接下来我会木讷的执行交易计划,闷声复制,直到再次碰壁,或者发现新大陆,再开启每日测试计划。

但在过程中,我会看情况更新其他内容,记录些感悟和想法。


毕竟记录过程中,有几位朋友说把我的文章看过很多很多遍,还有一位朋友甚至都打印了出来。

说明有些东西确实是闻道有先后,也许记录过程中确实说出了其他人所困惑的东西,并间接给予了解答吧。

虽然我没有啥义务去分享这些东西,也不想背负这些,但我依然会看心情慢慢更新。

包括博客的定位,我也会择机看看怎么调整下更有趣。

 

第四个不写的原因,在于股票这东西太难了。

很多东西没法说,或者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一说就错。

因为任何一种现象,都有很多种解释。

有人理解不了,有人理解得了,因人而异。

 

如果非要毫无偏差的说出来,我觉得会很抽象,会很偏向心法的东西,而不是具体的操作技术。

但,大部分人,我是说大部分,更关注的是具体的操作层面。

比如,这么选股,怎么去打板保证不炸,怎么判断题材延续性,怎么看盘口等等……

这些其实意义不大,知识漫天飞舞。

 

因为,股票难就难在说不清的那一部分上,很多人模糊的称之为“盘感”,也有人直接不负责任的甩出一句“天赋”,还有人说什么“悟道”。

但我觉得“经验”,更合适。

而最难,最说不清楚的那一部分,最精准的描述应该是“动态博弈”。

 

动态博弈,是外求。

动态平衡,是内求。

两者拿捏了,就是节奏。

 

没有绝对的强弱,只有相对,一切都是动态对比。

没有绝对的成败,只有相对,一切都是概率和大数法则。

 

最后,我想说个东西,就是一个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被带跑偏。

不要成为一个傻逼。

啥意思,就是独立判断的能力;别人说的,尤其是韭菜说的话,得去琢磨下。

 

那么,最后讲一下傻逼。

 

因为这个市场上是一家吃九家,一家吃一百家的游戏。

也就是说九成的人都是大傻逼。

当加群,或者某些聚集地的时候,群体的方向,往往是错的。

大傻逼的认知和视角是有很强的局限,他们说的东西,不要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包括那些自称游资的股评家,号圈。


虽然市场上的大傻逼特别的多,但我算是比较幸运的,遇到的比较少。

虽然我总在说,股票这事儿没啥可交流,并且写的这些东西非常自我,且晦涩;

但依然会有人来交流,都是些很友善的人。

无论来我博客留言的也好,或者知乎、公号留言的也罢,大多都是比较简单坦诚。

有问题会直接问,不知道想聊啥的,也会简单哈拉几句。

 

当然,也有大傻逼来,不过总体下来数量很少,应该也就不到3个吧。

一般我就直接删了,因为认知不对等,没办法回复。

多说半句算我输。


没办法对话,是因为他们即不是来引导我的,也不是来问问题的,而是来心里找平衡的。

 

这样的人会希望我每天赔钱,同时也希望我多给干货。

冷嘲热讽的留完言,再收藏我的文章加关注。

你说说,这种家伙。

无论如何,这种人就是过不好自己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目的决定手段。

哦对了,记得前不久方新侠也开始写日记。

虽然见过20多个方新侠,感觉那个应该是真的。

 

当时我还觉得挺诧异,因为在我看来他根本没写什么日记的必要。

他又不缺本金,又有自己稳定的体系在,默默闷声取钱就是了。

真没啥可写的。

果然,写了几篇后就失望收场,永久停更。

为啥?

因为傻逼太多,人家实在承接不住了。

 

我觉得,其实人总有很多面,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展示自己傻逼的一面,也可以不这样。

其实很多年前,我曾用学术视角写过一篇文章叫《如何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傻逼》。

写了上万字,受到了一些网友好评。


但可惜之处在于,没写明白傻逼形成的根源,只是进行了定义。

不过现在我可以换个角度阐释一下傻逼形成的根源。

 

我们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傻逼,我们自己可能在某些时空下也会成为别人眼里的傻逼。

其实根源在于:这个人过的很不好。

 

如果有的人在生活中各种受挫,各种不如意,又在一些问题上内心自我纠结钻死胡同,一直无法直视自己的无能,那么他必然一身戾气。

必然收到的恶果也越多,其中一个恶果,就是成为一个傻逼。

 

自己对自己放了过高的预期,预期破灭,天天亏损,那么当他必然希望看到别人亏损;他必然希望看到游资吃瘪,看到老司机翻车。

他就舒服了。

但,这是负反馈,而且是持续永恒的。

这玩意也挂相。

 

反之,有的人家庭美满幸福,工作事业顺利,一切过的很好,那么这样的人很容易给世界传输正能量;这个世界也会给予相应的正回馈。

会收到的善意和福报,或者贵人相助。

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伸手不打笑脸人,就是这道理。

这也挂相。

 

真正关键的在于,我们给予世界什么,世界就会回馈我们什么。

你愿意称吸引力法则也好,视网膜效应也罢,终究是内因。

因为,终究是面镜子。

 

我虽然啥也不是,但现在看到那些卡在技术分析困境中出不来给我认真留言人,我会一字一句认真回复。

为什么?因为我希望他走出来,能看明白。

如果真的因为我只言片语的回复,真让对方跳出了困境。

草,那是我积阴德啊。

 

就是面镜子。

我本以为我是个很善良的人,但和这边小岛上的朋友深聊了几次。

与其说在和对方聊天,不如说是在和自己对话。

透过那面镜子,我发现我也不是啥好货。

透过那面镜子,我发现我自己在某些方面也是个傻逼。

从那一刻,我就得到了净化,从而就不傻逼了。

因为我看到了镜子。

 

所以话说回来啊,如果真的市场上每个人都是明白人,都愿意用镜子照自己,愿意直视镜子中的自己;

愿意在自己糟糕透顶时,依然能对世界报以微笑;

都默默的寻找自己,成为自己,成就自己;

那我觉得这市场就没法玩了,我一定会去销户。

因为没人是傻逼了,那我就赚不到钱了,甚至没这个可能了。

 

 

写了这么多字,够意思了。

一口气顺下来的,算是个阶段性大总结了。

但我并不想以什么傻逼这种字眼当结尾,太肮脏了,身为一个北方人,文风着实粗俗了。

但虽然举了很多反例,可全文传输的都是正能量;都是鼓励。

 

所以最后还是送有缘人这句话吧:

不要想太多,只要默默做自己就好,一路上自然会有人跟随,有人支持和陪伴的。

也会有人因你成为了自己,而成为了他&她自己。

 

祝好。



(搁笔:2021.5.7 3:40 a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无本创客】,www.wubenck.com

推荐阅读:

零基础学python爬虫教程:四周可实现python爬虫实战 python入门教程

现在生意难做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守业更比创业难?

什么是增值税?增值税的纳税原理是什么?

本文TAG:

已有7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1-05-07 09:12:00]  回复

    别人的预期差就是自己的利润来源,可是我很多时候就成了别人,特别是T+0市场的币圈,总是比别人预期更大,被别人收割,真想用机器人来操作

    • 无本老丁

      无本老丁  评论于 [2021-05-07 17:47:00]  回复

      很多时候成为别人,是因为自己认知还需要进一步才行。所以我说,去收割昨天的自己,是最稳妥的做法。前提是得知道和之前的自己一样的人,怎么想,怎么做。至于说币圈,最大的有点和问题同源,那就是去中心化。A股的魅力之一在于规则平等,你只能公平竞技,还有监管去辅助。但币圈,赌的性质会更大,甚至都无法分析。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1-05-07 17:48:40]  回复

    老师,请问技术分析真的一无是处吗?

    • 无本老丁

      无本老丁  评论于 [2021-05-07 17:50:04]  回复

      技术分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图形的,背诵口诀战法的,这种只能辅助学习用。还有一种是基于资金和筹码的分析,后者有用。怎么能说它一无是处呢。我表达的意思是,不要卡在技术里,忽略了更大维度的东西。打DOTA得看局面,而不是仅关注于补刀。

  • 青储机

    青储机  评论于 [2021-09-16 17:33:44]  回复

    现在都是大数据分析了,一般人进去都是送钱

  • 兔宝宝游戏网

    兔宝宝游戏网  评论于 [2021-10-21 15:25:13]  回复

    文章真的好长啊,不过内容确实对我有帮助了,学习了。

欢迎 发表评论:

搜索
网站分类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热评文章
标签列表
最新文章
«    2024年10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短线交易
股票投资
随便看看
随机tag
最新留言
无本创客